一、可变对象
- 每个对象中都保存了三个数据:
id(标识)
type(类型)
value(值) - 列表就是一个可变对象
a = [1,2,3] - a[0] = 10 (改对象)
– 这个操作是在通过变量去修改对象的值
– 这种操作不会改变变量所指向的对象
– 当我们去修改对象时,如果有其他变量也指向了该对象,则修改也会在其他的变量中体现
# # 可变对象
a = [1, 2, 3]
print('修改前:', a, id(a))
# 通过索引修改列表
a[0] = 10
print('修改后:', a, id(a))
控制台打印:
修改前: [1, 2, 3] 140371436073088
修改后: [10, 2, 3] 140371436073088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- a = [4,5,6] (改变量)
- 这个操作是在给变量重新赋值
- 这种操作会改变变量所指向的对象
- 为一个变量重新赋值时,不会影响其他的变量
- 1
- 2
- 3
- 4
# # 可变对象
a = [1, 2, 3]
print('修改前:', a, id(a))
# 为变量重新赋值
a = [4, 5, 6]
print('修改后:', a, id(a))
控制台打印:
修改前: [1, 2, 3] 140590496182400
修改后: [4, 5, 6] 140590496649088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- 一般只有在为变量赋值时才是修改变量,其余的都是修改对象
-
- 1
- 2
二、 == 和 is的区别
== != is is not
1、== != 比较的是对象的值是否相等
2、is is not 比较的是对象的id是否相等(比较两个对象是否是同一个对象)
a = [1,2,3]
b = [1,2,3]
print(a,b)
print(id(a),id(b))
print(a == b) # a和b的值相等,使用==会返回True
print(a is b) # a和b不是同一个对象,内存地址不同,使用is会返回False
控制台打印结果:
[1, 2, 3] [1, 2, 3]
140241579372672 140241581949760
True
False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- 11
- 12